世上沒有完美的產品——SSD亦是如此,尤其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后,掉速甚至卡頓藍屏都有可能出現。對于這些問題,長期使用過SSD硬盤的用戶可能會有所體會,尤其現在廣泛使用3D TLC和QLC閃存芯片的固態硬盤,掉速問題就非常的普遍。那我們就來談一談SSD的掉速和卡頓的問題
大家都知道,SSD硬盤上的閃存顆粒分為SLC、MLC、TLC及QLC 四種閃存顆粒,從顆粒壽命和質量上來講SLC>MLC>TLC>QLC,事實上如果我們都用SLC閃存的話,今天這個掉速問題的話題可能就不用討論了。但SLC單元可存儲的數據過少,導致了SLC顆粒的成本居高不下,所以之后推出了MLC、TLC和QLC閃存顆粒。
由于cell單元可以保存的電荷位越來越多,容量在不斷增加,相應地成本在下降,但是NAND閃存先天的特性就注定了電位越多,控制就越復雜,寫入數據的時間就越長,導致了性能大幅下降(這里主要是指寫入性能,讀取性能還好)
SSD主控通過若干個通道(Channel)并行操作多塊FLASH顆粒,類似RAID0,大大提高底層的帶寬。舉個例子,假設主控與FLASH顆粒之間有8個通道,每個通道上掛載了一個閃存顆粒。我們買到一個全新的SSD硬盤的時候。每個顆粒的區塊內都是空白的。
SSD上的主控會將數據依次寫入每塊閃存,直到將其寫滿。此時由于SSD沒有傳統硬盤那樣的機械限制,寫入和讀取的速度都會比較理想。而當我們刪除掉一部分數據時,這些數據并不會馬上刪掉,而只是標記成可擦寫。根據SSD的特性:要寫入新的數據前,主控必須將區塊內有用的數據遷移到新的區塊里,再將老區塊內數據整體擦除掉,才能寫入新的數據。這樣的過程稱為SSD的垃圾回收機制。當然,優秀的主控會盡量避免數據回收過程中造成的掉速。一般它會在硬盤空閑的時候默默進行,但如果你的硬盤平時塞的很滿,狂刪文件之后又馬上來下載一個大文件,主控擦除和整理的工作一時忙不過來,就會導致掉速。所以平時盡量給你的SSD硬盤多預留一些剩余空間;避免連續刪除又馬上拷貝文件,就可以有效避免SSD的掉速情況。
一塊M.2硬盤的設計布局從左到右分別是DRAM緩存、主控及NAND閃存(SATA硬盤的布局與之類似),其中主控及NAND閃存是必不可少的。而DRAM緩存并不是必需品,它只是用來提升高速SSD硬盤的性能。因為就算是較為便宜的DDR3緩存,其帶寬也能達到數GB/s甚至十幾GB/s。硬盤讀取數據時首先看DRAM緩存中有沒有需要的數據,如果有,那就先用這里的,所以速度會很快對于SSD整體速度的提升還是很明顯的。
至于DRAM緩存容量,容量少的有128MB,256MB、512MB比較常見,隨著SSD硬盤越來越大,1GB緩存的也不少見了。當然排除成本因素,DRAM緩存容量當然還是越大越好了。也有低端的SSD硬盤為了節約成本,動用了電腦中的內存作為自己的DRAM緩存,與集成顯卡用內存作為自己顯存是一個道理。當然DRAM緩存雖快,但畢竟容量還是非常有限。緩存中沒有的數據還是要在NAND閃存中尋找,速度就是NAND閃存的了,相對來說慢很多。所以廠家有做了第二道緩存——SLC Cache。顧名思義就是用性能最好的SLC顆粒作為緩存來使用。與DRAM緩存相比,SLC緩存就可以做得很大了。所以很多評測中測出的SSD的讀寫數據基本都是在SLC緩存跑出來的。至于緩存具體做到多大,以及采用怎樣的加速機制各個廠商有不同的思路和做法。有大于20%的,有的在10%以下。值得一提的是:緩存的大小并不能作為性能的評判標準。不過依據這個思路,我們倒是可以測出某些 固態硬盤的真實速度,比如西數Blue系列SN500,查得其SLC緩存大約為7GB。我們在寫入140GB數據的基礎上,用SSD Benchmark寫入一個10GB大小的文件得出的讀寫速度就會更接近于其TLC顆粒的真實速度。
除了以上的這些問題以外,溫度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。支持M.2接口NVMe硬盤因為走高性能的PCIe通道數據的數量大。SSD主控往往都是三核或者四核的多核心架構。加上本身體積不大,發熱集中??刂茀^域的溫度往往超過90度甚至上百度都是正?,F象。為了避免溫度過高損壞,SSD一般都會設置溫控機制。在主控溫度過高的時候就會降頻以減少發熱量。但溫控帶來最直觀的副作用就是SSD會突然降速。有可能會讓用戶在使用中感覺到卡頓。(相對而言SATA接口硬盤因為設計和性能等原因,發生主控溫度過熱的概率會小很多)尤其是裝在筆記本電腦內部的M.2接口硬盤,很可能會因為散熱不暢而導致溫度過高?,F在最新制程的主控在設計上考慮了這些因素,發熱量比以前小了很多,一般無需再加散熱片來散熱。
無論是SATA接口還是M.2接口都有自己的一套閑置狀態節能特性。節能設置的初衷是好的:為了省電和降低溫度及功耗。
但這套節能特性需要電腦主機端和固態硬盤方進行協商,如果雙方溝通不來,或者是需要喚醒的時候沒有及時“醒過來”,就可能會導致卡頓甚至是電腦藍屏死機。如果出現類似的現象,我們就需要關閉相關的節能選項。
點擊禁用以后重新啟動一次電腦,即可關閉所有鏈路節能。另外現在一些比較新的主板也可能會提供禁用節能特性的選項。我們可以在BIOS中關閉節能。對于支持M.2接口NVMe硬盤,我們還可以在通過關閉"高級電源管理"中 "PCI express選項"的節能設置來達到關閉節能的問題。
關于節能設置的兼容性問題,各個廠家之間的協調似乎一直有點問題。所以如果你的SSD有掉速或者卡頓的情況。我建議還是關掉節能選項來試試。當然以上情況排除了人為問題:比如4K沒對齊、同步/異步閃存、AHCI/IDE模式等等都會導致SSD的速度不正常。小廠商或者太廉價的SSD,因為閃存顆粒質量或者主控問題,也都可能導致SSD速度不正常,這里就不多說了。
總結下:在目前的技術和市場環境下,主流SSD采用的3D Nand的掉速問題似乎很難避免,且SSD硬盤剩余空間越少的情況下,對緩存加速越不利,掉速問題就越嚴重。這也是很多人覺得SSD硬盤越用越卡的根源,俗稱的掉速也就是這么來的。如果對掉速問題很介意的話,只能定期把SSD硬盤安全擦除下,或者換成MLC SSD或者購買大容量SSD。
盡量不要將SSD裝得太滿,空余空間越多,SSD掉速的幾率就越低。